搭火車回台灣

【劉克襄的小站之旅|搭火車回台灣E13】內灣線 神隱小村vs.愛情小站

‧主題:找回最初的樣貌
‧主持人:劉克襄/中央社董事長、詩人、自然觀察作家
 
台灣北中南有3大重要的鐵路支線:平溪線、內灣線、集集線,見證了台灣工業化的重要歷程,而其中僅有「內灣線」是在戰後才出現的鐵路一條支線,也比平溪線和集集線稍嫌複雜了一些,為什麼?
 
內灣線起於「竹中站」,終止於「內灣站」,藏著現代與傳統,時光交錯的痕跡。最明顯的莫過於「竹中站」,它的舊建築不再,車站形體也改變了,成為高科技人才上下班的通勤點。
 
往前來到「上員站」,它與下一站「榮華站」雖然都是無人月台的「招呼站」,遊客必須主動刷卡才能離開,但「榮華站」比「上員站」多點趣味,尤其是鐵道旅行民眾喜歡「因諧音」在車票上討吉祥,比如「追分成功」或「永保安康」,在內灣線也有個「榮華富貴」,猜猜為了呼應「榮華站」而改名的「富貴站」,原名是什麼?
 
「竹東站」則是堪比台北西門町般精采熱鬧的地方,竹東菜市場的客家食材細膩性在此一覽無遺,你能看見賣青草茶的攤販擺放好幾代前所使用的器皿當展示品,也會吃到與中南部湯食不同的炒米苔目。在這裡,你能透過這些小販與生活產生微妙連結。
 
過了繁榮的「竹東站」,又是另一座無招呼站「橫山站」,它與「竹中站」和「榮華站」不同的地方在於,它仍有保留傳統客家風格的「神隱小村」。車站後方則是外形猶如半球的「大山背」,喜歡爬淺山的人,可穿越古道進入休閒農莊。
 
「九讚頭站」在亞洲水泥廠尚未藉公路運輸前,是內灣線最繁忙的一站。而曾為木材集散地的「合興站」,雖有相同境遇,卻因為一則真實愛情故事再度翻紅。那是1960年代,甄姓的新竹高中男學生與新竹女中女學生邂逅之處,「追火車」的傳奇是怎麼發生的?他們最後有修成正果嗎?
 
為了「榮華站」改名的「富貴站」,旁邊有一條產業道路,往北繞約1個半小時,便能走進附近的赤森林探索內灣自然環境跟風貌。
 
早年的「內灣站」,只有兩家麵店,在千禧年左右才以「劉興欽大嬸婆」的招牌,作為形象人物而出名,那時百年的日治駐在所前還有櫻花盛開,戲院也保持著原樣。北二高通車後,這個林業小鎮一下湧進大量觀光客,有些地方變成遊樂場,好比內灣吊橋下的油羅溪就像親子戲水空間,連戲院內都賣著各種創新美食,人潮勝過關西、北埔,在此可看見一種「觀光未來」發展的可能性。
 
▶網友都在討論什麼:https://reurl.cc/DmY4DO
▶節目影片:https://youtu.be/_akIYl4fj94
 
‧後製團隊:中央社影音中心
‧外景拍攝:張智彥
‧剪輯:張智彥|‧照片:張智彥|‧文字:張若瑤
 
▶喜歡這個節目,請訂閱「中央社好POD」留下五星評價。
▶有話想對主持人或來賓說,請用力留言分享您的意見。
 
▶「搭火車回台灣」劉克襄圈粉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vian007
▶意見信箱:cnaonpodcast@gmail.com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kr5rwe5o9zaj0812nm4bz3ak/comments

2023-04-01
30:30
comments
No Rating

【劉克襄的小站之旅|搭火車回台灣E12】北迴線 遙想原鄉的練習曲

‧主題:山海間部落秘境
‧主持人:劉克襄/中央社董事長、詩人、自然觀察作家
 
橫跨宜蘭縣與花蓮縣的「北迴線」,起於「蘇澳新站」,止於「花蓮站」。
 
「3大原民部落」由北而南分布於宜蘭縣境內的「東澳站」、「南澳站」與「武塔站」。從山區移居蘭陽平原附近的泰雅族,在「東澳站」豎起「飛鳥」當地標,牠是從粉鳥林漁港捕獲的下雜魚中,早年被用作肥飼料的一種,以汽油桶曬乾後再烘烤,現已成為特色伴手禮。
 
從「南澳站」往東走2公里,在朝陽漁港的魚市場尋海味;往東則可探訪包含碧候、金岳、金洋等7個原民部落,他們自給自足出新的生活可能性。
 
鄰近「武塔站」的武塔國小旁,有依祖靈信念而搭蓋的泰雅族「獵人家屋」,另一端坐落著被傳誦淒美故事的「莎韻之鐘」,用歌曲與電影紀念著1938年,因替收到徵兵令老師搬行李,而被溪水沖走不慎失足溺水的流興部落少女。
 
在幽微之中穿越隧道,抵達宜蘭縣尾端的「漢本站」,海風緩緩傾訴一位騎單車壯遊男孩的邂逅,那是電影《練習曲》經典場景,潮汐間蟄伏著最深層的藍,暖暖的黑潮象徵著豐收吉兆。在日治時代的驛站「白分」附近,是泰雅族與太魯閣族混居的澳花村。
 
進入花蓮縣的頂端,設有水泥廠的「和平站」與「和仁站」海邊,或許能不經意地遇見叫聲嘹亮的環頸雉。由「崇德站」緩緩下山,探訪秘境板下海灣,以及遼望畫家陳澄波送給卸任總督上山滿之進的《東台灣臨海道路》實景。
 
由「太魯閣站」改名的「新城站」進入太魯閣國家公園與峽谷,走逛因1杯佳興冰果室檸檬汁而鬧騰的老街,參觀日式和風建造的天主堂,雖然神社已毀,但斑駁的石燈籠座與鳥居殘跡仍在。有可能遇見獨立書店「練習曲」的胡教練,剛好在教部落孩子們打棒球。
 
「新城站」往南與終點「花蓮站」之間,有網紅最愛的打卡點「景美站」與「北埔站」,那是現代與傳統對話的交流空間。
 
▶PODCAST聽這裡:https://reurl.cc/qkNL6p
▶網友都在討論什麼:https://reurl.cc/V812ZR
▶節目影片:https://youtu.be/poIyoccwPBw
 
‧後製團隊:中央社影音中心
‧外景拍攝:洪凰鈞
‧剪輯:洪凰鈞|‧照片:洪凰鈞|‧文字:張若瑤
 
▶喜歡這個節目,請訂閱「中央社好POD」留下五星評價。
▶有話想對主持人或來賓說,請用力留言分享您的意見。
 
▶「搭火車回台灣」劉克襄圈粉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vian007
▶意見信箱:cnaonpodcast@gmail.com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kr5rwe5o9zaj0812nm4bz3ak/comments

2023-03-04
17:51
comments
No Rating

【劉克襄的小站之旅|搭火車回台灣E11】縱貫海線走走走 3種水田間的輕旅行

‧主題:大鎮、小鎮與小站
‧主持人:劉克襄/中央社董事長、詩人、自然觀察作家
 
同樣從竹南到彰化,縱貫海線與山線是依地形平行的兩條軌道,在水田之間,可規劃出「大鎮、小鎮與小站」3種類型的輕旅行。
 
首先是「網紅打卡最愛」的5個小站,由北而南分別為:談文、大山、新埔、日南、追分,都存在超過百年以上,也是台灣木造車站最集中的區域。而連結山海兩線的樞紐的「追分」與「成功」,紀念車票取「追分成功」諧音「祝考試順利」的寓意,其實與「追分」日文漢字「分開」原意無關,時代轉換間,應賦予現代男女理智「成功分手」的新意。
 
另外,元旦假期到離海最近的「新埔」,荒涼的沙地旱田仍有生機,滿潮時亦可期待白海豚隨浪而至;斑駁傾斜的「談文」,則應盡快被台鐵列為保護古蹟。
 
稍微熱鬧的4個小鎮,南邊有龍井、大肚,北邊是龍港、白沙屯。從「大肚」下車可走萬里長城步道或南寮古道健行運動;途中經過「台中港站」,能沿著10幾公里的鐵軌走至高美濕地,再經由S型的木棧道深入泥灘。「龍港」與「白沙屯」兩地之間相隔一座橋,「龍港」日治時代喚作「公司寮驛」,目前老街早已沒落,甚至連一間柑仔店都不存在。
 
人群聚集的6個大鎮,偏北有後龍、通宵、苑裡,向南為大甲、清水、沙鹿。「沙鹿」的菜市場長約1公里,集中了台灣的南北物產;從「清水」散步到清水國小,別忘了爬上鰲峰山公園欣賞古蹟;而不管從哪個方向接近海線南邊第一大鎮,都會在一片芋田景致中迎接「大甲」,那是地方文史工作者的重要據點。
 
若想滿足口腹之慾,「苑裡」的菜市場雖慘遭祝融之災,但仍能買到鯊魚丸、芋蒽粿與炒米仔等地方特色小吃;「通霄」山上的神社中,遺留著經過歲月渲染而被超譯的日俄戰爭砲台;在充滿鄉野的寧靜水田陪伴下,從客家味十足的「後龍」走3小時,再由高鐵站返回現代科技世界。
 
▶網紅最愛在哪打卡,聽劉克襄怎麼說。
 
|本集重點|
(01:00)海線3景:大鎮、小鎮與5小站
(03:27)追分成功轉新意 情侶好好分手
(05:00)旱地新埔看海 滿潮期盼白海豚
(07:57)水田之間談文 斑駁傾斜快搶救
(09:15)熱鬧大肚龍井 翻山借古道健行
(10:07)台中港往北 踩高美濕地木棧道
(12:46)沙鹿買南北貨 大甲探青年文創
(15:01)苑裡嘗鯊魚煙 通宵尋訪老砲台
 
▶網友都在討論什麼:https://reurl.cc/YdLb8o
▶節目影片:https://youtu.be/7akB9CfEdk4
 
‧後製團隊:中央社影音中心
‧外景拍攝:黃大維
‧剪輯:黃大維|‧照片:張智彥|‧文字:張若瑤
 
▶喜歡這個節目,請訂閱「中央社好POD」留下五星評價。
▶有話想對主持人或來賓說,請用力留言分享您的意見。
 
▶「搭火車回台灣」劉克襄圈粉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vian007
▶意見信箱:cnaonpodcast@gmail.com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kr5rwe5o9zaj0812nm4bz3ak/comments

2023-02-04
19:26
comments
No Rating

【劉克襄的小站之旅|搭火車回台灣E10】阿里山線之二 雲端五奇vs.魯本爸

‧主題:從多林到祝山
‧主持人:劉克襄/中央社董事長、詩人、自然觀察作家
 
從「奮起湖」穿越山洞,阿里山線「挑戰版」第一站起始於「多林」,終止於「祝山」。
 
自無人小站「多林」前往「十字路」之間,有一處因莫拉克風災而受創的重建區——「得恩亞納」,繽紛的斜頂式高腳木屋,猶如森林中與世隔絕的小秘境,帶著歐風的「台版合掌村」之名於焉誕生。若不想再往前行,或者也能從「十字路」展開O型健走,繞著「得恩亞納」返回「多林」。
 
在鄒族部落的兩向交匯處「十字路」,往西可拜訪「來吉部落」,往東能探望「達邦部落」、「特富野部落」,體驗傳統鄒族文化。想享受寧靜氛圍,下榻「二萬平」青年活動中心是另種選擇,在此處休憩的同時,遠眺充滿神靈傳說的大小塔聖山。
 
沿著「二萬平」鐵道走山徑,抵達公車與旅社的設置點「阿里山新站」,由此延伸出三類旅遊模式:其一,搭乘「雲端上的火車」瞻仰神木遺跡;其二,到舊站「沼平」,站在天空步道上賞萬紫千紅「櫻姿態」;其三,行至深處「祝山」等待玉山日出。
 
「挑戰版」的阿里山線,將「日出、雲海、森林、鐵道、晚霞」等雲端五奇,盡收眼底。
 
而被遺落的「眠月線」,則刻印著紐西蘭父親費爾越洋尋子的痕跡,在賣藥郎的喊叫聲中,更添傳奇色彩。
 
▶江湖郎中的道義何在,聽劉克襄怎麼說。
 
|本集重點|
(01:08)長年山崩 十字路到二萬平搭公車
(02:26)無人站多林 台合掌村「得恩亞納」
(04:18)西來吉東達邦 兩鄒族十字路交匯
(06:29)二萬平木造月台 遠眺大小塔聖山
(07:37)阿里山新站 乘雲端上火車訪神木
(08:41)沼平賞櫻 祝山看日出尋「一葉蘭」
(11:38)斷魂眠月線 賣藥郎助魯本爸找兒
 
▶網友都在討論什麼:https://reurl.cc/AyW5L3
▶節目影片:https://youtu.be/ynUohP2ZrRA
 
‧後製團隊:中央社影音中心
‧外景拍攝:張智彥
‧剪輯:張智彥|‧照片:張智彥|‧文字:張若瑤
 
▶喜歡這個節目,請訂閱「中央社好POD」留下五星評價。
▶有話想對主持人或來賓說,請用力留言分享您的意見。
 
▶「搭火車回台灣」劉克襄圈粉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vian007
▶意見信箱:cnaonpodcast@gmail.com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kr5rwe5o9zaj0812nm4bz3ak/comments

2023-01-07
14:57
comments
No Rating

【劉克襄的小站之旅|搭火車回台灣E09】阿里山線之一 獨立山螺旋登高

‧主題:從嘉義到奮起湖
‧主持人:劉克襄/中央社董事長、詩人、自然觀察作家
 
有「台鐵最高點」的阿里山線,始於「嘉義」,終點在「祝山」,從平地一路爬升至海拔2451公尺高,但「十字路」到「二萬坪」因長年山況不穩,目前暫時無法通車,所以最親民便利的路線,便是從「嘉義」到中途站「奮起湖」。
 
然而,真正符合「森林鐵道」想像的,是由檜木打造的「北門站」,以及站前同樣用檜木建成的小商街與生活村,它們彼此烘托出百年前的時代感。隔壁的「竹崎站」也仍保留昔日的檜木架構,是最後一個平地站,也是火車調頭轉向之處,往外走約300公尺,便抵達不仰賴鐵道機能存續的內山小鎮竹崎。
 
接下來,則會經過3個獨立山「無人站」,「樟腦寮站」被視為進入阿里山的「前哨站」,它藉由世界級鐵路工法穿山,以螺旋狀三迴繞緩緩登頂,旅客能看見同一棟建築忽左忽右映入眼簾。火車通過「樟腦寮站」,離開不用陡升的「梨園寮站」,擺脫隧道迎接「交力坪站」,喜歡健行的人可由此通往瑞里風景區,探訪最美的天空步道——梅山太平雲梯。
 
至此,必須再過8個隧道才能遇見與世無爭的「水社寮站」,火車入站以聚落為中心,繞了一個「Ω」字型的「180度大彎」離站。最後,「阿里山線」的中途站,位於群山中心點的「奮起湖站」,除了誠意滿滿的「雞腿與豬排」雙主菜便當,還有山腳下安靜低調與站旁熱鬧喧囂的雙老街。
 
▶一位母親揹兒翻山求醫的故事,聽劉克襄怎麼說。
 
|本集重點|
(01:06)檜木造北門站 憶百年生活村
(04:53)內山最大站竹崎 火車調頭處
(06:15)前哨站樟腦寮 螺旋三迴穿山
(09:00)無人站 登山縱走必訪交力坪
(10:33)坐車瀏覽水社寮 買山豬耳粽
(12:21)阿里山中途站 吃採茶女便當
(15:32)豐山揹兒到奮起湖 她的故事
 
▶網友都在討論什麼:https://reurl.cc/vmv9r1
▶節目影片:https://reurl.cc/QW5r2Z
 
‧後製團隊:中央社影音中心
‧外景拍攝:張智彥
‧剪輯:張智彥|‧照片:張智彥|‧文字:張若瑤
 
▶喜歡這個節目,請訂閱「中央社好POD」留下五星評價。
▶有話想對主持人或來賓說,請用力留言分享您的意見。
 
▶「搭火車回台灣」劉克襄圈粉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vian007
▶意見信箱:cnaonpodcast@gmail.com 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kr5rwe5o9zaj0812nm4bz3ak/comments

2022-12-03
19:00
comments
No Rating

【劉克襄的小站之旅|搭火車回台灣E08】宜蘭線 跳站翻山生態旅

‧主題:荒地與小鎮中 綿密的點燈人
‧主持人:劉克襄/中央社董事長、詩人、自然觀察作家
 
跳脫城市後花園的視角,北台灣是與大自然共生的「里山生活」美好實驗場,尤其是玩法變化最多、銜接台灣東西向——「北迴線」與「縱貫北線」——的「宜蘭線」。
 
從八堵到蘇澳,「宜蘭線」大小站總共有27個,它是最親海的鐵道,也因途經「三貂嶺」而串聯「平溪線」,深入百年歷史的淡蘭古道系統。這一集,把「宜蘭線」前半部剖三段,先從北台灣最大遊樂場——地圖上的「M型麥當勞」玩起。
 
第一段,從八堵經暖暖、瑞芳到猴硐,構成「M」字的左峰,靠近繁忙的台北,在任一站下車,都可「翻山跳站」,再從另一條路線搭火車回台北。或者也能由猴硐回頭走柴寮古道至瑞芳,循山路進行「雙站之旅」。
 
由北而南,經過三貂嶺,便來到第二段,從牡丹經雙溪、貢寮到福隆,構成「M」字的中間低點到右峰,這裡是未來農村的典範。在雙溪站外等F815解憂巴士,沿著乾淨的北勢溪,拜訪途中的良心菜攤;從貢寮站走草嶺古道進行「北台灣人成長儀式」;同樣的草嶺古道,也可選擇福隆站為起點,買內含雞卷的台鐵便當。
 
貢寮與澳底之間的雞母嶺,「蕭家人」將往昔的荒地復育成水梯田,成為山林谷地中,綿密的點燈人之一。
 
不遠的空氣中飄來鹹鹹海味,第三段是從石城經大里、大溪、龜山到外澳,構成「M」字的最後一筆,自然觀察者等待著歸航的拖網船,期盼從下雜魚中找到新物種。
 
▶山海之間跳著玩,聽劉克襄怎麼說。
 
|本集重點|
(00:44)北台灣M線 城市最大遊樂場
(03:46)八堵到猴硐 穿梭古道玩跳站
(06:29)雙溪搭解憂巴士 買菜兼健行
(11:49)福隆走古道 攏係為鐵道便當
(15:04)貢寮蕭家 復育雞母嶺水梯田
(18:13)小鎮點燈人 實驗新里山生活
(20:12)石城到外澳 探索下雜魚生態
 
▶網友都在討論什麼:https://reurl.cc/Aygjg3
▶節目影片:https://youtu.be/pUXXKQk4nvs
 
‧後製團隊:中央社影音中心
‧外景拍攝:洪凰鈞、黃大維
‧剪輯:洪凰鈞|‧照片:黃大維|‧文字:張若瑤
 
▶喜歡這個節目,請訂閱「中央社好POD」留下五星評價。
▶有話想對主持人或來賓說,請用力留言分享您的意見。
 
▶「搭火車回台灣」劉克襄圈粉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vian007
▶意見信箱:cnaonpodcast@gmail.com
 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kr5rwe5o9zaj0812nm4bz3ak/comments

2022-11-05
23:08
comments
No Rating

【劉克襄的小站之旅|搭火車回台灣E07】平溪線 喧鬧寂靜的3鎮4村

‧主題:在礦區與瀑布交會處
‧主持人:劉克襄/中央社董事長、詩人、自然觀察作家
 
不從瑞芳開始遊平溪線,而是只著眼於三貂嶺到菁桐間的7站,分別是喧囂熱鬧的 3鎮「十分、平溪、菁桐」,以及安靜孤單的4村「三貂嶺、大華、望古、嶺腳」。
 
被鐵軌穿過的十分老街,當假日早晨第一班火車駛近,整個小鎮在警官按下喇叭時清醒,由居民與乘客互相揮手啟動一天的盛宴。你可沿著老街向左上山,到平溪線最晚關閉的煤礦場——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;或直直往前走約30分鐘,經過眼鏡洞瀑布後,抵達台灣低海拔最壯觀寬闊的十分瀑布。
 
而比十分少了點商業性的平溪,是居民生活的首善之區,郵局、診所、餐廳與便利商店的聚集處,在「張君雅小妹妹」拍廣告的十字路口,有間專賣總舖師辦桌料理的「福昌餐廳」,你能吃到在地的箭竹筍與溪蝦,或直接在攤販買到年輕人喜愛的大腸包小腸與高粱灌香腸。吃飽慢慢移動至「孝子山」步道,在春夏交會之際,朵朵如天使翅膀開展的「豔紅鹿子百合」,會在近乎垂直90度的巖壁上現身。
 
接著來到北台灣僅存由百年檜木製成的菁桐車站,短短不到100公尺的老街上,有間聽說是平溪雞捲發源店的「楊家雞捲」,而車站對面的「石底大斜坑」是現為公園的煤礦區遺址。不遠處,先遇見當年台灣北部守護者顏雲年打造、用以宴請官員的「台陽礦業公司平溪招待所」;過了基隆河,則是礦區幹部住的「日式聚落群」。看完這兩處景觀往回走,夜色已昏暗,如巨型電燈泡的大天燈會在山谷中點亮回家的路。
 
 相較於喧囂熱鬧的 3鎮,安靜孤單的「三貂嶺、大華、望古、嶺腳」4村,又有哪些不能錯過的景致?
 
▶廢棄幼稚園中的午餐聚會,聽劉克襄怎麼說。
 
|本集重點|
(02:17)第一鎮十分站:火車穿老街 雙瀑布奔流
(07:40)第二鎮平溪站:過十字路口 賞血色百合
(12:49)第三鎮菁桐站:日式聚落望三尖與天燈
(17:43)四村之一三貂嶺:逛廢墟 沿河道入森林
(19:29)四村之二大華站:0.03秒驚鴻一瞥傳說
(21:13)四村之三望古站:走小山徑尋隱藏飛流
(22:33)四村之四嶺腳站:從雜貨店繞進古洋樓
(27:05)挖煤礦到開便利商店 台北人的扮家家酒
 
▶網友都在討論什麼:https://reurl.cc/NRdVmk
▶節目影片:https://youtu.be/CqdeBNq0o3U
 
‧後製團隊:中央社影音中心
‧外景拍攝:洪凰鈞、黃大維
‧剪輯:黃大維|‧照片:黃大維|‧文字:張若瑤
 
▶喜歡這個節目,請訂閱「中央社好POD」留下五星評價。
▶有話想對主持人或來賓說,請用力留言分享您的意見。
 
▶「搭火車回台灣」劉克襄圈粉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vian007
▶意見信箱:cnaonpodcast@gmail.com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kr5rwe5o9zaj0812nm4bz3ak/comments

2022-10-01
31:22
comments
No Rating

【劉克襄的小站之旅|搭火車回台灣E06】南迴線 星光下與黃昏裡的女孩

‧主題:浪漫與失落——世界的兩種起點
‧主持人:劉克襄/中央社董事長、詩人、自然觀察作家
 
解憂的藍皮列車緩緩往返枋寮站與台東站間,行經橋梁、穿越山洞、瞭望峰海,在不同時空背景下,記錄他與兩個女孩的偶遇。
 
在湧出溫泉的知本站,有一位喜歡抬頭望向星空的少女「小七」,遼闊的中央山脈總能指引她回家的路。族人憧憬的夢想城「台北」有如吞噬快樂的叢林,哥哥姊姊們帶著希望前往,懷抱悲傷逃離,小七一輩子都不想朝著那個方向走去。
 
但一場聯考,還是迫使她踏出故鄉,繞過台北到斜對角的桃園念書,在小七揮別父母親的月台上,幾句母語廣播,短暫填滿兩方心口上的空缺——此刻的轉身是為了重逢。
 
在陽光已西斜的太麻里,被仿毛皮豹紋包裹著的排灣少女,狠狠將行李甩進車廂,與她比鄰而坐的包袱裡,藏著茫然不清的未來,從金崙到大武,忽明忽暗的幽微燈火,映照出疊放在整齊衣物上、一張又一張手寫的履歷表,在她的凝望中彷彿生出一聲嘆息,那是孤女的願望。
 
列車抵達枋寮前,她用假睫毛與濃妝抹去生澀的氣息,冷漠地拒絕了旅途中與陌生人接觸的可能性——此刻的擦身竟成了永別。
 
▶這段冷暖交替的旅程,聽劉克襄怎麼說。
 
|本集重點|
(00:39)解憂號帶來的新觀旅視野
(03:00)知本 星光下的女孩小七
(08:48)太麻里 黃昏裡的履歷表
(13:17)枋山 黑暗中孤女的願望
(15:23)枋寮終點站 新世界起點
 
▶網友都在討論什麼:https://reurl.cc/gMeAQ4
▶節目影片:https://youtu.be/cR6GB9e3UaU
 
‧後製團隊:中央社影音中心
‧外景拍攝:張智彥
‧剪輯:王昱文|‧照片:陳薇雯|‧文字:張若瑤
 
▶喜歡這個節目,請訂閱「中央社好POD」留下五星評價。
▶有話想對主持人或來賓說,請用力留言分享您的意見。
 
▶「搭火車回台灣」劉克襄圈粉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vian007
▶意見信箱:cnaonpodcast@gmail.com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kr5rwe5o9zaj0812nm4bz3ak/comments

2022-09-03
19:39
comments
No Rating

【劉克襄的小站之旅|搭火車回台灣E05】花東線 有記憶的百年碾米廠

‧主題:在鄉間與田野中偶遇
‧主持人:劉克襄/中央社董事長、詩人、自然觀察作家

以傳說中到不了的山里站為起點出發,走上小鎮旁的觀景台,引頸期盼火車在都蘭山的映襯下進站,再與白衣黑褲、揮舞紅色號誌旗的站長交會,「山、火車與人」,那是鐵道迷最喜歡的畫面。

老站長退休前的最後工作日,曾經為「池上便當」盡忠職守的昔日夥伴小黑狗,消失一段時間,拐著3條腿帶女朋友回來了。彷彿心有戚戚焉似的,總躺在小黑狗肚皮上睡覺的母貓咪,銷聲匿跡3個多月,此刻身邊跟著3隻幼貓,也出現在山里站。

隨著一箱準備換紅甘蔗的波羅蜜,搭火車抵達入口由2隻水泥企鵝守護的瑞源站,附近有間日治時代保留下的百年碾米廠,可惜的是,負責動力的水車早已停止運轉。

池上「多力米故事館」有米商梁正賢保存下的文化傳承——完整塗漆的木造機器與祖父留下的記憶。或者你也可選擇一路向北,踏進秋天一望無垠的油菜花田,到玉里站找尋仍「活著」的同輩碾米廠。 
 
▶花東線必訪之點是哪?聽劉克襄怎麼說。
 
|本集重點|
(00:47)都蘭山下 傳說中到不了的小站
(03:54)山里 等池上便當的3腿小黑狗
(07:54)夏日換物季:波蘿蜜vs.紅甘蔗
(10:26)台灣哪站特色是2隻水泥企鵝?
(12:30)瑞源 水車轉動百年木造輾米廠
(16:06)池上 「多力米故事館」的傳承
(19:23)春耕綠肥 一望無垠的油菜花海
 
▶網友都在討論什麼:https://reurl.cc/ZbGkka
▶節目影片:https://youtu.be/r_JasbHqlvc
 
‧後製團隊:中央社影音中心
‧外景拍攝:張智彥
‧剪輯:張智彥、陳薇雯|‧照片:黃大維|‧文字:張若瑤
 
▶喜歡這個節目,請訂閱「中央社好POD」留下五星評價。
▶有話想對主持人或來賓說,請用力留言分享您的意見。
 
▶「搭火車回台灣」劉克襄圈粉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vian007
▶意見信箱:cnaonpodcast@gmail.com
 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kr5rwe5o9zaj0812nm4bz3ak/comments

2022-08-06
22:09
comments
No Rating

【劉克襄的小站之旅|搭火車回台灣E04】集集線 流浪畫家、領角鴞與百年老樹

‧主題:原汁原味的日式風情
‧主持人:劉克襄/中央社董事長、詩人、自然觀察作家
 
「集集線」,一條恍若與舊日時光連結的軌道,在山水之間環繞,穿越7個獨具風情的小站,從彰化最南的二水出發,途經源泉、濁水、龍泉、集集、水里,最終抵達車埕。
 
行腳到「二水」,除了欣賞文藝復興式的站體建築,還可沿著文光路至二水老街,有位推著四輪車的阿嬤,會在早上賣溏心蛋和滷豆干,下午賣「搓籤」篩出的米苔目。
 
經過無人小站「源泉」,有雅興的可去參觀林先生廟與八堡圳;而「濁水」與「龍泉」附近,則有作為旅遊徒步點的「淺山山區」。
 
「集集」的炸香蕉皮與阿嬤臭豆腐是熱點,但斜角那家無名麵攤,以木製桌椅、廚具搭建的復古風格,更令人著迷。再深入點,大眾廟裡,記載著一位流浪的中年畫家、一對領角鴞與百年老樟樹結緣的故事。
 
如玉門關關口的「水里」,第一個十字路口左邊的客運站,午後竟換臉成「小吃攤」。最後通過長長的山洞,終於到「車埕 」,別忘了探尋木材工廠中,歲月遺留的痕跡。
 
▶集集線必訪之點是哪?聽劉克襄怎麼說。
 
|本集重點|
(01:41)源起日治時代 建水電工程
(05:10)必訪3站:看文藝復興建築
(08:06)二水:阿嬤米苔目+溏心蛋
(14:51)集集:炸香蕉皮+無名麵攤
(20:11)流浪畫家、貓頭鷹與老樹
(24:32)水里:客運站黃昏變小吃攤
(28:43)車埕:尋找歲月遺留的痕跡
 
▶網友都在討論什麼:https://reurl.cc/NAMZNQ
▶節目全影片:https://youtu.be/curjJEjFBcg
 
‧後製團隊:中央社影音中心
‧外景拍攝:洪凰鈞
‧剪輯:洪凰鈞|照片:黃大維|文字:張若瑤
 
▶喜歡這個節目,請訂閱「中央社好POD」留下五星評價。
▶有話想對主持人或來賓說,請用力留言分享您的意見。
 
▶「搭火車回台灣」劉克襄圈粉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vian007
▶意見信箱:cnaonpodcast@gmail.com 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kr5rwe5o9zaj0812nm4bz3ak/comments

2022-07-02
30:56
comments
No Rating

【劉克襄的小站之旅|搭火車回台灣E03】縱貫北線 竹塹城的水潤餅

‧主題:古早味也有未來性
‧主持人:劉克襄/中央社董事長、詩人、自然觀察作家
 
這是一段始於1980年代中旬的緣分——觀鳥與水潤餅。
 
30年前的自然觀察旅程中,劉克襄自新竹到香山罟寮海岸之間,登上11號公車前的空檔,在街道上遇見這款用麵粉煎烤出茶褐色、長相平凡樸實,卻外硬內濕、Q彈清香,讓齒頰滿是肉桂味的乾糧——水潤餅,一口又一口停不了的悸動,劉克襄「像在和新竹談戀愛」。
 
早在日治時代,水潤餅就是祭拜城隍爺的貢品,在慶典時被用紅線綁掛在與城隍爺一起出巡的大小尪仔仙身上,民眾會把它剝下來吃,當做保平安與祈福的一種儀式。
 
你以為水潤餅的角色只有這麼簡單嗎?有人買中藥丸「宋陳」配著吃,有人拿它來夾鴨肉當點心,有人看它像希臘的Pita bread(薄餅)……水潤餅是如何長久而低調的存在?
 
▶「水潤餅大有可為」,聽劉克襄怎麼說。
 
|本集重點|
(00:01:12)外硬內濕麵粉煎 咀嚼得出肉桂味
(00:04:00)觀鳥中繼站——他與水潤餅相遇
(00:11:09)日治時代城隍廟祭拜 貢品必備……
(00:13:19)被遺忘的特產 配中藥丸「宋陳」
(00:16:58)紅線綁尪仔仙身上出巡 吃了保平安
(00:17:54)最具未來性料理:夾烤鴨、變口袋餅
 
▶網友都在討論什麼:https://reurl.cc/2Zj99a
▶節目全影片:https://youtu.be/c0vt7Dg60FQ
 
‧後製團隊:中央社影音中心
‧外景拍攝:吳桓中、黃大維
‧剪輯:黃大維|照片:裴禎|文字:張若瑤
 
▶喜歡這個節目,請訂閱「中央社好POD」留下五星評價。
▶有話想對主持人或來賓說,請用力留言分享您的意見。
 
▶「搭火車回台灣」劉克襄圈粉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vian007
▶意見信箱:cnaonpodcast@gmail.com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kr5rwe5o9zaj0812nm4bz3ak/comments

2022-06-04
23:58
comments
No Rating

【劉克襄的小站之旅|搭火車回台灣E02】縱貫南線 賣掃帚的人

‧主題:別讓地方傳統文化消逝
‧主持人:劉克襄/中央社董事長、詩人、自然觀察作家

搭車前15分鐘的1則LINE訊息,為劉克襄捎來1張挑扁擔阿公的照片,從田中來的他,正往豐原去,兜售「山豬耳」掃帚。「山豬耳」又叫「粽葉蘆」,它其實是一種禾本科植物,花絮與長葉各有其用,哪種才是做掃帚的材料?

手工編的掃帚為何比百貨行賣得貴?這位扁擔阿公足跡遍及整條縱貫南線,劉克襄在臉書貼了他故事,竟讓上萬人點讚,900多人分享,還有400多則留言熱烈討論扁擔阿公的「賣掃帚旅行地圖」……。

除此之外,網友對於是否「MIT」產生質疑,其實透露出地方文化的傳承問題,而扁擔阿公的孫女為何不敢回家?

▶「山豬耳」掃帚是用「粽葉蘆」做的?聽劉克襄怎麼說。

|本集重點|
(00:01:26)他從田中來 正在第五節車廂
(00:03:05)手工自製「山豬耳」掃帚由來
(00:04:22)膠帶編的粗糙 藤心編的厚實
(00:07:22)1天1市鎮 賣30支賺5000元
(00:09:41)笑死人了:攏系大陸來的啦!
(00:12:31)孫女公開留言:好久沒見阿公

▶網友都在討論什麼:https://reurl.cc/DydYZE
▶節目全影片:https://youtu.be/b2hQKvn9HBE

‧後製團隊:中央社影音中心
‧外景拍攝:吳桓中、洪凰鈞
‧剪輯:吳桓中|照片:張智彥|文字:張若瑤
 
▶喜歡這個節目,請訂閱「中央社好POD」留下五星評價。
▶有話想對主持人或來賓說,請用力留言分享您的意見。
 
▶「搭火車回台灣」劉克襄圈粉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vian007
▶意見信箱:cnaonpodcast@gmail.com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kr5rwe5o9zaj0812nm4bz3ak/comments

2022-05-07
16:35
comments
No Rating

【劉克襄的小站之旅|搭火車回台灣E01】山線 一碗炒米粉的愛

‧主題:小鎮中的快樂與分享
‧主持人:劉克襄/中央社董事長、詩人、自然觀察作家

1輛經大安溪往大漢溪對岸緩緩行駛的區間車,在遠方,是台灣低海拔最精采的火炎山,山谷裡青綠色的相思樹似乎還未冒出白色花團。從三義到銅鑼,另一處被殘雪披覆的,是苗栗八景雙峰山,走在油桐花鋪道的稜線上,一抹金碧輝煌在路的盡頭隱現。

劉克襄在廟宇內、小鎮中、市場上留下了足跡,也帶走一些回憶。

▶三義與銅鑼菜市場不能不吃的美食,聽劉克襄怎麼說。

|本集重點|
(00:00:39)火炎山相思樹 尋青綠欉中的一團白
(00:03:37)苗栗八景雙峰山 花海上的金碧輝煌
(00:05:06)九層炊、芋頭粿、瓦拉米與客家麵
(00:08:21)走稜線到慈惠堂:加油!有免費午餐
(00:14:44)銅鑼天后宮媽祖回家 全鎮擺攤鬧哄哄

▶相關新聞:https://reurl.cc/Wk6eWy
▶節目全影片:https://youtu.be/jvGAyvq6vkY

‧後製團隊:中央社影音中心
‧外景拍攝:吳桓中、黃大維
‧剪輯:吳桓中|文字:張若瑤
 
▶喜歡這個節目,請訂閱「中央社好POD」留下五星評價。
▶有話想對主持人或來賓說,請用力留言分享您的意見。
 
▶「搭火車回台灣」劉克襄圈粉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vian007
▶意見信箱:cnaonpodcast@gmail.com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kr5rwe5o9zaj0812nm4bz3ak/comments

2022-04-02
17:04
comments
No Rating